僅供說明的構想圖

靈活的批地模式及利用私人市場力量

當局會考慮各種公私營合作的模式。在批出區內創科用地方面,會配合創科局的產業政策,考慮採用公開招標以外的批地方式。創科用地的土地平整工程已於2024年12月展開,,並爭取自2026-27年起陸續推出。

二〇二三年《施政報告》宣布擴大「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」至北部都會區所有新發展區內政府指定用地,包括新田科技城。在此發展模式下,政府原則上會收回所有規劃作發展用途的私人土地,然後撥出作各種用途,包括批售土地作私人發展。不過,對於規劃作私人發展的土地,政府可容許土地業權人在符合條件下申請原址換地發展。政府亦會就不同新發展區的詳細換地申請安排,包括可申請原址換地的用地、申請準則及條件、申請限期等,適時發出適用於個別新發展區的作業備考。有關「加強版傳統新市鎮發展模式」的安排,你亦可以參閱相關新聞公告(https://www.info.gov.hk/gia/general/202312/28/P2023122800403.htm)及地政處作業備考編號13/2013(https://www.landsd.gov.hk/tc/resources/practice-notes/lao.html)。

修訂安排是在維持政府主導發展和保障受影響住戶利益的前提下,更好善用市場力量為北部都會區提速和帶來更整全發展。修訂安排不但讓土地業權人配合政府規劃更深度參與發展,加快北部都會區發展和讓發展更整全,亦有助減低政府前期的收地及開發成本,並讓政府提早收取土地收益。房屋、產業和其他發展以至公共設施盡早到位亦能讓市民早日受惠。

洪水橋/厦村新發展區
古洞北新發展區

「片區開發」模式

  • 行政長官在《2024施政報告》中提出試行「片區開發」模式,加快北都建設。政府會揀選具規模的地塊,當中包括具商業價值用地和將會提供公共設施用地,由招標投得項目的發展商綜合開發,加強企業參與香港重要發展並使片區提速落成,同時減輕政府的財政支出
  • 三個「片區開發」試點位於洪水橋 / 厦村新發展區、粉嶺北新發展區和新田科技城,分別佔地約12.5、15.9及18.6公頃,詳請可參閱有關的資料便覽(按此)及新聞公布(按此)。
  • 政府在2024年12月31日展開市場意向調查,為期三個月,邀請有興趣人士就三個「片區開發」試點提交意向書,以敲定日後公開招標的細節和條款,詳請可參閱有關的意向書邀請文件(按此)、小冊子(按此)及新聞公報(按此)。政府已在2025年1月16日就邀請意向書舉辦簡介會。
  • 政府的目標是由2025年下半年起至2026年期間陸續為該三個「片區開發」試點展開招標工作。
©2025
土木工程拓展署及規劃署
版權所有